行测考试题库(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

2024-04-21 00:13:47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当中,类比推理题是常考题型,考生平时在做这类题时经常感到困惑,觉得有好几个选项都可以选,乍一看好像都对,其实不然。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三种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以帮助大家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一、概念关系

题型透析: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一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称谓。例如,“河北∶冀”、“马铃薯∶土豆”、“夫妻∶伉俪”、“蛐蛐∶蟋蟀”等等。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是逻辑关系的一种。同一事物具有两个不同称谓的构成原因主要有:口语与书面语、全称与简称、历史传统与习惯等。

例题:桂圆∶龙眼

A.?桔∶柚?B.?桂皮∶陈皮

C.?芒果∶荔枝?D.?大料∶八角

中公解析:本题中,桂圆和龙眼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两个名词都代表同一事物。选项中A、B、C都是指不同的事物,只有D项中大料和八角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都是一种烹饪常用的调味品,故正确答案应选D。

典型练习:

1.公孙树∶银杏

A.?白杨树∶香蕉?B.?天敌∶敌人

C.?红苕∶甘薯?D.?汉奸∶叛徒

答案?C

中公解析?公孙树就是银杏,红苕就是甘薯,故选C。

2.桂冠∶冠军

A.?衮服∶礼服?B.?红豆∶相思子

C.?贵妃∶皇后?D.?季风∶风洞

答案?B

中公解析?桂冠和冠军都是指第一名,相思子就是红豆,故选B。衮服是皇帝的礼服,贵妃和皇后不具有题干要求的联系。风洞是一种装置,季风是一种大气现象中.公教育版权。

二、并列关系

题型透析:

本类试题所考查的逻辑关系,通常为同一类属性下相互并列的概念,同时包括对比关系、相邻关系等。例如:男人与女人、老师与学生、中子与电子等。

例题:法院∶检察院

A.农业部∶商务部? ?B.?职工∶员工

C.?法官∶检察官 ?D.?工厂∶工人

中公解析:本题中法院和检察院都属于我国司法系统,而且两者是并列关系。A项中虽然两者是并列关系,但这两者是隶属于行政系统;B项中职工和员工含义基本相同,不构成并列关系;D项中工厂和工人之间是包含关系。只有C项中法官与检察官同属于司法系统,且为并列关系。

典型练习:

1.廉颇∶蔺相如

A.尉迟公∶秦琼 ?B.?杨继业∶寇准

C.?秦桧∶岳飞 ?D.孙膑∶庞涓

答案?B

中公解析?廉颇和蔺相如是同朝的忠臣,且一武一文,符合此联系的只有B项,A项两人都是武官,C项秦桧是奸臣,D项两人是同学,在战国时期分别属于齐国、魏国,也不构成一文一武的关系。

2.农业∶工业

A.劳动∶工资? B.?复印机∶电脑

C.高级∶职称? D.?土地∶果实

答案?B

中公解析?题干是一对有并列关系的词语,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是第二产业。所给选项中。B选项同为办公用品。两者的关系与题干相同。

三、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题型透析:

在中外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食粮,这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些文化由人们所创作,用某种形式来表现,包括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等,这些创作的人与其创造的表现形式就构成了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这也是类比推理可能会涉及到的一种关系中.公教育版权。

例题:范晔∶《后汉书》

A.?罗贯中∶《三国志》?B.?魏征∶《通典》

C.?孔子∶《论语》?D.?徐光启∶《农政全书》

中公解析:本题中题干部分范晔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记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A项中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C项中《伦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所著。D项中《农政全书》的作者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所以本题应选D。

典型练习:

1.《资治通鉴》∶司马光

A.《史记》∶司马迁 ?B.《汉书》∶班超

C.《战国策》∶左丘明 ?D.?《春秋》∶老子

答案?A

中公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语是作品与其作者的关系,A项符合,B、C、D三项错误。

2.凡高∶《向日葵》

A.?河流∶树木 ? B.?鲁迅∶《呐喊》

C.?尼采∶哲学家 ?D.?《八骏图》∶齐白石

答案?B

中公解析?此题题干是作家与其作品的对应关系,《呐喊》是鲁迅的作品,和题干的所属关系相同,故选B。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大全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密训营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行测常识题有几个

国考行测一共有135道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常识部分,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行测占比25%,行测中的言语、判断和资料是重点。

国考公共科目的考查范围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

设置两类试卷:前者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后者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1. 行测的常识题一般第几个写

行测的常识题一般第几个写 1.行测,常识题该考多少分

行测笔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

2、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3、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

4、常识部分,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

5、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行测,常识题该考多少分

这样的提问感觉没有意义

2.行测做题顺序

行测的做题顺序:

1、言语理解

2、数字推理

3、数学运算

4、判断推理

5、定义判断

6、类比推理

7、逻辑判断

8、常识判断

9、资料分析

一、这九个部分最合理的做题顺序怎么排?(写序号就行)

答:首先我要明确的告诉你,做题的顺序每个人不一样,这是根据自己平时的基础和习惯而定的,所以我说的不能代表所有人,和你说说我个人的习惯吧,我的顺序是2,3,9,1,5,7,4,6,8

为什么我是这个顺序呢?因为我本人数学部门稍强一些,所以我喜欢先做数学部分,而这数学部分如果你算的话基本上能拿分的,并且你做完之后自己心里也会知道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资料分析是因为他也是算的,所以我放在前边了(占的分值相对来说比较大),因为考试120分钟140道题(各地不一样)所以时间比较紧,越快到时间越会紧张,越紧张计算就越会出错,并且在考试结束之前的5-10分钟,头脑会一片空白,呵呵。所以把能算的先放前边做,然后做言语,因为言语占的分值比较大。至于后边的定义啊,什么类比啊,都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放在后边,像常识啊,做了也不一定对,就放最后,如果时间紧的话,还可以蒙。

二、发卷后开考前几分钟做哪种题型最合理?

答:开卷后开考前那5分钟最好做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一般这5分钟可以做7-8道题,如果你再现翻找后面的题做,那样是浪费时间的,并且从原则上来讲,考前那5分钟是不让答的,所以要偷偷的小动作先可前面的做。

三、常识判断是不是要放到最后做啊?

答:常识我一般是放在最后做的,因为常识部分就算做了也不知道对错,如果是法律部门还好些,但是各个省的省考考得很杂的,什么都有,人文啊,经济啊,乱七八糟的。所以留在最后,如果时间不够用,就蒙上。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大家来说说怎么做行测中的常识题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常识判断题一般为两种:一种是题干给出一个常识性的现象,备选项提供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要求考生选出最合理的;另一种是单纯性的知识测试,要求考生对题目涉及的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从备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其解题技巧比较灵活,但首要一点是考生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老师建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对于基础性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以及历史人文常识要能够巩固掌握,对于社会中的新鲜事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要通过多看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熟悉。具体的解题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排除法。如果考生细心的话,便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在这里,常识判断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会轻易的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如果选项中有自相矛盾的,立即排除一个。其实有些题考生即使不能直接通过排除得出答案,也可以减小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去同存异法。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第一印象法。有些试题,考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读完试题及选项的瞬间,大脑便有这样的一个强烈的信号,此题选某项。但静下来仔细考虑时,却又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以先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解答。如果仍不能找到合理的理由来确定正确选项,便可将第一印象的选项选出。虽然这种选法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这样选出的答案往往是正确的。

(4)比较法。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考生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5)大胆猜测法。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它靠的是运气,正确率相当小。这种方法只有当考生运用其他方法均不能找到试题的正确答案时才可使用。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耗费过多时间并影响考生的情绪。这种方法虽然是靠运气,有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4.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是如何分布的

不知不觉2019年各地的省考面试已经结束了很多小伙伴也成“公”上岸了。有些没有考上的小伙伴也注意收拾好心情,可以准备2020年国考了;当然2020年毕业的准备参加国考的,首先就得明白国考的题型与题量。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行测的考情。国考的行测与大部分省市的行测从考察的题型来说都一样,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五大部分。但是考察的题量都不大一样。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

一、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近几年考试都是放在了第一部分。共计20道题。主要测查考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辨别的基本能力。常识考察包括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人文、地理、生活常识、生物医学等知识领域。可谓是无所不包。需要大家平时多积累。将其安排进每天的学习当中。

二、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在整个试卷的第二个部分,共计40道题。在国考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种题型。言语理解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不会很长,主要是对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主旨,筛选信息。在题型上,言语理解大体上分为两种——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逻辑填空就是给你一段话,中间空出来几个空,让你选出最合适的词语填进去。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培养语感,并且多记一些实词、虚词及成语。另一个部分称为片段阅读,包括主旨概括、细节题、语句排序等。阅读量比较大,因此需要考生在多做题的基础上,多阅读一些时评、文章报纸等。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以及知识储备。

三、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在国考中的题量不一样。副省级的15道题,地市的10道题,当然,二者大部分的题目是一样的。国考的数量关系均以数学运算的形式出现。数学运算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数量关系需要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以及公式,并且题型众多。因此,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题型,大部分考生把数量关系当做“拦路虎”,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考生复习要侧重具体思路以及解题方法的掌握。

四、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在国考中的考察40道,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及类比推理各10道。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句和文字材料的认知和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其中图形推理要掌握几个常见的规律;定义判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例如排除法等;逻辑判断需要掌握具体的推理规则;类比推理则要掌握常见的逻辑关系。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类型有文字类资料、表格类资料、图形类资料和综合类资料(主要是前面三种基本资料的组合)四种基本形式。综合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分析、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一般考察4篇材料,每篇材料配5到题目,共计20道题。需要考生具备阅读材料、查找数据、列式以及计算能力。因此考生要侧重于公式的记忆以及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平时也可以多读一读各种各样的统计材料,培养自己抓住材料主干以及快速找数据的能力。

以上就是国考行测的题型以及题量,有志于考公的考生可以了解之后再做几套真题,以便于更深刻的认识。时光荏苒,及早备考,才能有备无患,高分上岸。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