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主要景点(普陀山十大景点介绍)

2024-04-16 03:35:31

1、莲洋午渡:

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因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

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像狼牙。”

2、短姑圣迹:

位于佛国山门东南约300米处。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

船到短姑道头边,可是靠不了岸,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

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礼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3、海湾春晓:

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遍山野梅,青山绿树映衬着点点红斑,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4、磐陀夕照:

指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

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5、莲池夜月:

“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海印”为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汇聚百川之水,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宇宙万法。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

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御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普济寺。

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水为山泉所积。每当盛夏之际,池中荷叶田田,莲花亭亭,映衬着古树、梵宇、拱桥、宝塔倒影。

6、法华灵洞:

景观奇特,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

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7、古洞潮音:

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若遇大风,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

8、朝阳涌日:

在普陀山观日出,以朝阳洞为先,有“朝阳涌日”之说。过仙人井,登八宝岭东望,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东海,此即为象岩。

象岩以东临海处有一天然洞窟朝阳洞,朝阳洞洞口面朝东洋,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旭日“巨若车轮,赤若丹沙,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千鲜相增,光耀心目。”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朝阳洞”。

朝阳洞也是听潮音的去处。朝阳洞上原有朝阳庵。摊霞亭又称朝阳亭,建在朝阳洞左平台上,近崖濒海。

9、千步金沙:

千步金沙长1370米,宽400余米,是舟山群岛第二大沙滩,位于舟山普陀山。千步金沙又称塔湾金沙,据传在塔湾南侧龙潭坑曾建有一石塔,港湾倒映塔影,故而得名。千步金沙属细型沙质,细软纯净。

10、光熙雪霁:

“光熙雪霁”指的是光熙峰的雪后景色,为普陀十二大景观之一。光熙峰在佛顶山东南,一名“莲石花”、又名“石屋”。

从远处望去,翠绿丛中,峰石耸秀,似莲花,如白雪积峰。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